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大河网、中国江苏网等】“OPCE”理念赋能本科生创新力 beat365官方最新版构建多元协同创新教育机制

作者:来源:大河网、中国江苏网等 编辑:孙旭涛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23-06-30

大河网讯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如何建立一套全面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体系?6月27日上午,40余家主流融媒体记者走进beat365官方最新版,通过实地探访的形式深入了解该校的多元协同创新教育机制。

经过15年改革探索,beat365官方最新版以科研反哺教学为基本路径,将“开放(O)”与“实践(P)”融入创新(C)教育(E)全过程,构建并实施了理工科创新教育教学“OPCE”体系。

构建“产学研教科创一体化”教学体系

教育机制的创新是从根上解决问题、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beat365官方最新版“OPCE”理念尝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窠臼,以开放的教育思维为指引,以教师创新性研究引领和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OPCE”理念引领下,beat365官方最新版构建校、政、企、所多元协同的创新教育组织架构,为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项目提供广阔平台;搭建校内、校外双导师队伍建设的立交桥,校地联合共建本科生创新实践导师队伍;打造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作为集校企合作研发和创新实践教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实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实验室开放制度、科研反哺教学专项课题管理制度和创新实践成果奖励办法。

本科生进实验室“OPCE”理念赋能本科生创新力

以科研带教学、促教学,让学生更多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beat365官方最新版的探索创新释放出强大能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后劲的高质量人才赋能。

目标驱动 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

“OPCE”体系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新技术元素的探知能力、知识与技术的集成能力、创新组织的宏思维能力和技术反思能力这四个能力的交叉融合上,也就是要面向生产实践,去培养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创新、善于解决问题的人。

以此为目标,学校设置了贯穿本科学程的“开放平台实践课”,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四年贯通的三层次创新实践训练。同时,以该课程为贯穿主线,将相关通识课程、专业实验课程与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组合,构建依次递进、内容融通的创新课程群。以导师制为抓手,实施研究性教学,开展跨学科、跨学程的真实项目研究,学生在校内外导师的带领下全员全程参与科技创新课题研究,从而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堂外的无限时空,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通、校内与校外协同。

教学过程中科研和教学的巧妙融合,不仅解决了地方本科院校长期存在的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也为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构建“产学研教科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新模式,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国家对创新科技人才的需求。

用好评价指挥棒 15年深度实践结硕果

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水平评价和创新能力评价相统一,突出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的多元化。beat365官方最新版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学业评价体系数字画像模型,使学业评价由只注重知识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和情感、能力的多元化评价,为每一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

15年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五个转变,即课程体系由“知识导向”的“理论+实践”版块式结构转变为“能力导向”的“理论·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式结构;教学模式从“教师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学生中心”的研究式学习模式;学业评价由只注重知识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和情感、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教师角色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角色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和主动参与者。

5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学术论文发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等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本科生参与完成的成果曾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的“雾化一扩散新型合金粉制备技术” “一种通过外加纳米材料在氧化气氛下烧制钧瓷的方法”等横向项目为黄河旋风、大宋官窑等地方企业新增销售额3.2亿元。

https://4g.dahe.cn/zt/202306271260356

https://edu.jschina.com.cn/jybb/202306/t20230627_7989975.shtml

beat365官方最新版地址:中国·河南·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beat365官方最新版信息化管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