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许昌晨报】留住乡愁 莫忘农耕——“衣食之源”的文化印记

作者:张铮来源:《许昌晨报》2021年8月6日第7版 编辑:钟伟平 访问次数:发布时间:2021-08-09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钟伟平

历史悠久、土地肥沃的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聚居生息的理想之地。人们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作,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原农耕文化。

耕作,不仅是中原农民必备的生存过程,更是他们的人生希望。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朴实但显笨拙的牛耕技术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古老的农耕文化也越来越让年轻人感到陌生和遥远。

而在beat365官方最新版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里,一个个展品再现了中原特有的农耕生活的情景,引领人们感受中原数千年来“衣食之源”的文化印记。

3500多件(套)藏品

讲述亘古而悠远的农耕故事

“远看一座庙,近看绳吊吊。脚踏木杉板,手拿莲花闹。”7月的一天,记者走进beat365官方最新版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看到一部织布机后,这个谜语便“跳”了出来。

纺花车、织布机,是很长一个时期华夏生产力发展的代表,它是解决人们温暖问题的唯一途径。那时,女人从小就要跟着母亲学习纺花和织布,这也是乡村女人必备的本领。这台织布机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那渐行渐远的中原农耕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生生不息。《诗经》有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寥寥数语,为我们呈现了丰收时节老百姓欢欣鼓舞、祷告庆祝的画面。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藏有展品3500多件(套),设有18个室内展厅,分列千秋基业、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时令节气、收获储存、五谷粮菽、粮食加工、纺织衣饰、家居生活、炊事饮食、食品制作、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地方特产、交通运输、水利灌溉、村镇民居、农耕嬗变、未来之光22个部分,室外设“传统文化园”图片展区。馆藏数千幅传统农耕时代的老照片和大量书籍、账册、视频等资料,为举办展览和开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耧、犁、锄、耙、蓑衣、草鞋……在这里,3500余件中原农耕物件为大家打开了一幅生动真实的中原农耕历史文化图,让大家了解农耕历史,感念当下幸福生活,畅想高新农业的美好未来。

“古朴的物件勾起了很多回忆,有中原大地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有近代人民丰富的文化生活,还有小时候做农活儿时的珍贵回忆。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参观者张康凯在留言本上这样写道。在这里,参观者的留言已经有厚厚的几十本。

“建安区张潘村的一位老农来了有三四次了,经常一待就是一上午。”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说,“他在这儿看什么呢?其实这些东西他都见过,他看的就是一种情怀。”

“这个博物馆的受众非常广泛,老年人在这里能够追寻过往时光的情思与记忆,青少年在这里可以感知祖辈的生活状态,领悟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学者在这里探究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汪庆华说。

上山下乡找“宝贝”

留住渐行渐远的农耕文化

“欲知华夏农耕事,且看中原稼穑图”,一走进迎宾厅,这副对联赫然入目。馆内,一尊铁牛犁地的雕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从2010年开始筹建,到2012年开馆,再到藏品齐全的专题博物馆,汪庆华所带领的团队是这段历史、这些器物的守望者。

“我们这一代人,追根溯源其实都是农民,要始终记住自己从哪里来。2010年3月,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一致作出决议,要创建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汪庆华说。

“学校当时有两万多名学生,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都是农村出来的。我以为只要发动学生的力量,就能把农耕物件、资料收集起来。”令汪庆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博物馆的楼都快盖起来了,却没能收集多少农耕物件、资料。他愁得睡不着觉,一次次的全校动员却还是收获寥寥。

于是,他到学生中间去询问,这一问,才知道很多学生家中的老物件早就随着农村巨大的变迁消失不见;有的学生的家庭中即便有,他们也认不出来。

看来,如果想得到民间“宝贝”,就必须亲自去寻找。汪庆华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农户家去询问,村民给他指了指家里的扶棚说,“都在上面呢”。他爬上去之后,从黑黢黢的房间里找到了落尘许久的“宝贝”。“我记得当时找到的有蒸馒头的篦子、编的旧草框、犁头、锄头,还有一把油布伞。”这次尝试给他们带来了一个重要启发:那就是要想收到想要的老物件,必须亲自下水摸鱼,不亲自下乡入户,就找不到“宝贝”。

由于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展品搜集起来十分困难,但越是展品难搜集,越证明创建这样的博物馆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是不能退缩。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2012年开馆后的持续搜集,现在该馆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耕藏品最全、最为系统、最接地气、最具学术价值的专题博物馆。

时代与传统的融合让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有着密切关系,如生产方式、生态旅游、生态保护、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传承农耕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是发展现代农业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必不可少的文化滋养。

汪庆华认为,博物馆应当具有四大功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宣教育人、学术研究。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农耕时代知之甚少,参观中原农耕博物馆,可以使其了解祖辈的生存状态,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座建在高校里的博物馆,中原农耕博物馆的研究功能日益凸显。为切实“写好”农耕文化这篇大文章,beat365官方最新版于2014年启动了含有8项子工程的“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工程”,逐步展开有关工作。

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团队持续深入河南省各个市县偏远农村开展田野调研,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第一手材料。前不久,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重要学术成果——《中原农耕文化》(全五卷)出版,真实反映了中原地区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境况、工匠技艺和文化现象等。

beat365官方最新版建设的中原农村发展智库(大数据)平台入选教育部“曙光计划”百校工程大数据的核心节点单位,建立了包括中原印象村史档案在内的精确到村的数据查询系统。此外,该校还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许昌发展研究院、颍川文化研究中心、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形成涉农研究“矩阵”。


beat365官方最新版地址:中国·河南·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866 招生致电:0374-2968818

beat365官方最新版信息化管理中心 制作 意见与建议请发邮件到 wlzx@xcu.edu.cn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ICP备08001014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119号